当前位置:
  1. 最火网名 > 说说大全 > 正文

103句四书五经精选

四书五经

1、⊙ 善歌者,使人继其声;善教者,使人继其志。

2、可以说,《诗经》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。而《诗经》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。

3、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(四书五经)。

4、>>书艺公社www.shufa.org    中国画坛网www.zghtw.net

5、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。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;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
6、译文:聪明的人不会迷惑,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,勇敢的人无所畏惧。

7、  译文: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,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;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;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,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;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,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;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,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;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,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;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。

8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
9、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

10、  译文: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;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;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;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。仁、义、礼、智是四个初始,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,人有这四种开端,就像他有四肢一样。

11、  译文: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,失去了嘴唇,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。

12、  译文:看那淇水弯弯岸,碧绿竹林片片连。高雅先生是君子,学问切磋更精湛,品德琢磨更良善。神态庄重胸怀广,地位显赫很威严。

13、⊙ 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

14、译文: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,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;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,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。

15、  译文:三十岁开始自立,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,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,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,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、随意而为,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。

16、⊙ 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

17、南宋孝宗时,朱熹编《四书》列入了《孟子》,正式把《孟子》推到了与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等同的地位。元、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,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。

18、 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  译文:天道刚健,君子以天为法,故而自强不息。  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  译文:地的品格是坤,君子见坤卦就要消法大地的包容,厚德载物  君子学以聚之,问以辩之,宽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  译文: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,以多问来明辨是非,以宽容待人,以仁心行事。  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  译文:两人同心,像刀那样锋利,可以切断金属。同心的话,像兰花那样幽香。  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  译文:道行不通时就得变,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,行得通则可以长久。  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  译文: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,只是道路不同;达到同一个目的,只是思虑多种多样。  善不积,不足以成名;恶不积,不足以灭身。  译文: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,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。  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  译文:见善就向他学习,有过就改。  居上位而不骄,在下位而不忧。  译文: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,处在地下的位置上也不要忧虑。  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?  译文: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却不到处炫耀。而是看准时机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。  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  译文:对于“非常人”来说,合乎天地的意志,有日月的光彩,符四季的秩序,也顺应神鬼的吉凶。在天意之前行事,天意不逆反他;在天意之后行事,就顺应天理。《春秋》

19、译文: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,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。

20、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21、译文:对上不抱怨老天,对下不责怪别人。所以,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,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。

22、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23、天下国家可均也,爵禄可辞也,白刃可蹈也,中庸不可能也。

24、译文:聪明的人喜爱水,仁德的人喜爱山。聪明的人活跃,仁德的人沉静。聪明的人快乐,仁德的人长寿。

25、  《春秋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,通常与解释《春秋》的《左传》《公羊传》《谷梁传》分别合刊,其中以《左转》最为流行。

26、⊙ 爱人不亲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礼人不答,反其敬。

27、译文:聪明而喜爱学习,向地位、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,并不感到耻辱。

28、译文:消逝的时间,像流水一样呀!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。

29、译文:忖度德行如何,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;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,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。

30、译文:花言巧语,阳奉阴违,貌似恭敬,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。

31、译文:君子对于优点,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;对于缺点,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。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,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,是从来没有的。

32、  译文:三人一路同行,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,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,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。

33、译文:三人一路同行,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,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,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。

34、译文: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: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?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?老师传授知识,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?

35、译文: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,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,想到了就有防备,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。

36、译文: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,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,使他的筋骨劳累,使他的身体饥饿,使他的身子穷困,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,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,坚韧他的性情,增加他的才干。

37、译文: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,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,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。

38、没有根据未经考查的话不要听,没有征询过意见的谋划不能采用。

39、译文:美玉不雕琢,不能成为好的器具;人不学习,就不会明白道理。

40、  译文: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,别人才侮辱他;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,别人才毁坏它;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,别人才攻打它。

41、  译文: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,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;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,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。

42、  译文:道行不通时就得变,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,行得通则可以长久。

43、《易经》以乾坤两卦为基础和终极,而乾卦居于开始。之所以如此,其中的分量,开篇四个字,已足以说明。

44、在表达上,《论语》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,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。在编排上,《论语》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,每一条就是一章,集章为篇,篇、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,只是大致归类,并有重复章节出现。

45、四书五经中的儒家思想,对每个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,《论语》就是其中的代表,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知道几句《论语》中的经典名句,由此可见《论语》有多么的受人欢迎了。

46、译文: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,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。

47、译文:道行不通时就得变,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,行得通则可以长久。

48、知为人子,然后可以为人父;知为人臣,然后可以为人君;知事人,然后能使人。

49、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

50、按照传统的书籍分类法,传世文献分为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最重要的是经部,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。研究这些经典的学问称为“经学”,从事经学有成并能指导生徒的学者则称“经师”,都一向受到人们的高度尊敬。

51、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,还有一本《乐经》,六经之名始见于《礼·经解》孔子之言,又见于庄子之书,从郭店楚简中也得到了证实。《乐经》与另外五经合称“诗、书、礼、乐、易、春秋”,其后嬴秦焚书,《乐经》散失,仅存《乐记》一篇,并入《礼记》中,后来就只有五经这一说法。

52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53、译文: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;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;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;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。仁、义、礼、智是四个初始,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,人有这四种开端,就像他有四肢一样。

54、《诗经》的作者佚名,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,传为尹吉甫采集、孔子编订。《诗经》在先秦时期称为《诗》,或取其整数称《诗三百》。

55、⊙ 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

56、译文: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,这叫做天性;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,这是教育的结果。真诚就会明白事理,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。

57、译文: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,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。

58、译文: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,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,使他的筋骨劳累,使他的身体饥饿,使他的身子穷困,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

59、译文: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,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,就是最大的好事。

60、译文:广泛地学习知识,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,慎重地加以思考,明确地辨别是非,踏实地去实践。

61、译文:君子晓得的是道义,小人懂得的是财利。

62、  译文:河畔芦苇白茫茫,夜来清露凝成霜。我所思念的那个人,正在河水的那一方。

63、译文: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,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,使他的筋骨劳累,使他的身体饥饿,使他的身子穷困,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,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,坚韧他的性情,增加他的才干。

64、译文: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,只差一筐土,还是不算完成。

65、  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

66、译文: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,只差一筐土,还是不算完成。

67、  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

68、南宋孝宗时,朱熹编注的《四书》收录了《孟子》,把《孟子》正式推到了与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等同的地位。元、明以后,《孟子》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是科举者必读之书。

69、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,然后才去行动。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

70、《周易》也称作是《易经》,被誉为是“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。是中国古文化典籍中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。《易经》本是反映变化的哲学古书,长久以来被用随机数选取作筮辞用。

71、对于那些有才能、有作为的人,要让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,使你的国家昌盛。

72、《大学》提出的“三纲领”(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)和“八条目”(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),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,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,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。

73、译文: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,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,身体自然也安舒了。

74、译文: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、练习,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?有朋友远道而来,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?

75、⊙ 敖不可长,欲不可从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

76、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《大学》,不是取正文开头的两个字为题,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。

77、译文: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,就感到高兴。

78、《春秋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,共三十五卷,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,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。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(鲁隐公元年)至公元前468(鲁哀公二十七年)

79、这是一道难度极大的选择题,以至于几千年来,没有几个人能真正选好。所以“眼见他起高楼,眼见他楼塌了”的轮回才不断上演。老子的那句话如同预言也如同注解——“天长地久。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

80、从《中庸》和《孟子》的基本观点来看,也大体上相同的。现存的《中庸》,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,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。

81、  译文:地的品格是坤,君子见坤卦就要消法大地的包容,厚德载物

82、⊙ 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83、译文:对于行善,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,抛弃自己的不对,接受人家对的,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。

84、译文:河畔芦苇白茫茫,夜来清露凝成霜。我所思念的那个人,正在河水的那一方。

85、译文: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,这叫做天性;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,这是教育的结果。真诚就会明白事理,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。

86、  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87、译文: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,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,就是最大的好事。

88、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,习惯决定性格。我们的老祖宗造就把这些说明白了。

89、一条政令,一项政策,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,长久坚持。时间短暂,则不易见其效果;朝令夕改,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。

90、译文:知道的就承认知道,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,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。

91、  译文: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,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。

92、⊙ 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93、译文:我爱人家,人家却不亲近我,那得反问自己,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?我管理人家,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,那得反问自己,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?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,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,那得反问自己,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?

94、译文:轻慢众人,妄自尊大;违反正道,败坏德义。

95、《春秋》,即《春秋经》,又称《麟经》或《麟史》,中国古代儒家典籍“六经”之一。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,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。

96、《诗经》开篇便是《关雎》,写的是男女之情,充满了真挚和纯粹。真挚和纯粹则正是整部《诗经》最重要和珍贵的东西,无论所写所唱的是何种情愫。所以《论语》中孔子说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思无邪。”

97、译文: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,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,身体自然也安舒了。

98、  译文: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,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工具准备好。

99、译文:君子晓得的是道义,小人懂得的是财利。

100、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

101、译文: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,无所收获;只是思考而不读书,有时就会空想,疑惑不解。

102、译文:树梢大于树干,树就要折断;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。

展开全文

搜索更多

103句四书五经精选相关文章

相关热门文章

郑重声明:本网站资源、信息来源于网络,完全免费共享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,发送邮件,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。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