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7句互相谦让的故事精选
互相谦让的故事
1、张旭回答说:“学习书法,一要‘工学’,即勤学苦练;二要‘领悟’,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。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?”
2、“嗯!狐狸伯伯,你快给我们评评理吧,是他想抢走我发现的食物啊!”
3、“朵朵最喜欢的应该是戴在她脖子上的那条项链,那是在她七岁生日时,姑姑送给她的。朵朵只要一戴上它,就不会把它摘下来。”铅笔不甘示弱地说。
4、孔融昂着头回答:“我年纪小啊,当然应该吃小的。大的要留给哥哥们吃。”
5、今天的晚安故事就讲到这儿,感谢你们的陪伴,孩子们晚安,我们下个故事见。
6、父亲让最小的弟弟先拿。弟弟笑嘻嘻地挑了一个最大的,高兴地啃了起来。
7、有些人只是表面上装装样子,也不用真的去做,但是他们错了。
8、雪越下越大,为不打扰老师,仍耐心地等候在门外。
9、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个公益广告:在一辆公交车上,坐着很多的人,有一位老奶奶上车来了,按道理来说,公交车上的人应该主动给老奶奶让座,可是公车上的人们都在互相推辞,说什么也不让座,过了很久,终于有一个人站起来主动向老奶奶让座。
10、我将永生铭记……谦让的故事14放暑假了,朵朵一家准备去野外度假。在度假前一天晚上,她们一家都在忙着准备生活用品。文具们就从书包里探出头来,爬上书桌聊起天来。
11、也许在现在人眼中,现在是竞争社会,谦让别人也就是害了自己,如果对对手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伤害。为了一个名义而不惜一切手段,更别提什么谦让了。名义?本来就乃身外之物,生带不来,死带不走的,为什么还要不择手段的去争取呢?相反如果主动将这个让给对手,不但会少一个对手,还会多一个朋友,要知道,千金易得,知己难求啊!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这传统美德发扬光大,而是让它慢慢从世界上消失呢?
12、孔子对学生们说:“项橐7岁懂礼,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!”
13、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,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。唐伯虎拜师,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,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,掌握绘画技艺很快,深受沈周的称赞。
14、有一天,父亲的朋友带了一些梨子来他家,父亲叫孔融和他的兄弟们开始自己拿梨吃,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。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,发现梨子有大有小。他不挑好的,不拣大的,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,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。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,心里很高兴,心想:孔融这孩子虽然才刚刚四岁,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。
15、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差的土豆,一天他走在路上被一个胡萝卜不小心撞了一下,土豆立刻骂道:“笨蛋。”胡萝卜也回骂道:“你才是笨蛋!”这两个人啊,越吵越凶,谁也不让谁。后来土豆干脆回去,喊来自己的亲戚朋友们,上百个土豆呼啦啦地冲了上来,他们个顶个强健无比,舞刀弄枪,哎呀!可吓坏人了!胡萝卜呢?也不甘示弱,气呼呼的喊来了一大堆亲戚朋友,他们带着斧头尖刀,个顶个怒气冲冲。
16、没想到,她刚上桥,对面的山羊爷爷也上了桥.米菲见了,赶快转头退下桥.山羊爷爷笑着说:“不用不用,这不,我又没啥事儿,只是出来溜溜.你先过,你先过!“一边说,一边向后退.“不不不,爷爷您先走,您先走.老师都说过要‘尊老‘呢!谦让是中华人民的美德.您是老年人,我是儿童,当然应该让您了!““这孩子,哈哈哈!“最后,山羊爷爷说不过米菲,只好先过去了.“爷爷,再见!““米菲,谢谢你!“米菲与山羊爷爷挥手告别.
17、62870022(南雷南路2号,商会大厦北楼5层)
18、梅兰芳不仅拜画家为师,他也拜普通人为师。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剧《杀惜》时,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,他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“不好”。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。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:“说我不好的人,是我的老师。先生说我不好,必有高见,定请赐教,学生决心亡羊补牢。”
19、胖子的主人急忙说,没关系。没事的。没事的。没事的。没事的。
20、孔融说:“我年纪小,应该吃小的梨,大梨该给哥哥们。”父亲听后十分惊喜,又问:“那弟弟也比你小啊?”孔融说:“因为弟弟比我小,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。”孔融让梨的故事,很快传遍了汉朝。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。
21、孔融四岁的时候,和哥哥们一起吃梨,孔融总是拿小的吃。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。他回答说:"我年龄小,食量小,按道理应该拿小的。“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,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,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。
22、不料,由于沈周的称赞,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,沈周看在眼中,记在心里,一次吃饭,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,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,唐伯虎非常惭愧,从此潜心学画。
23、因为遇到这样的好邻居,已经搬离了彩园社区的廖燕萍,时不时都会回来和刘丽霞聊天。
24、有必要,因为这种礼节在可预见的未来,还将在中国社会存在。可能不会像过去一样覆盖整个社会以及社会里的每一个人,但是在一些地方还是会存在。孩子将来要适应各种的人和事,有必要知道各种打交道的礼节。
25、学会谦让吧!让和谐构成新时代的风尚。让人与人燃起一份无私的关怀,为生活多一份绚丽。谦让作文400字8让,是润滑剂,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;让,是一团火,融化人们心头的坚冰;让,是清爽可口的可乐,扑灭人们心中的怒火……让,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,更加美好。
26、父亲哈哈大笑,夸奖孔融说:“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,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。”
27、 寇恂是汉朝时期幽洲昌平人,他帮助刘秀打天下,屡立战功,是开国元勋之一。刘秀登基后封他为颖川刺史,他工作认真执法严明。
28、春秋时期,晋国和齐国在鞍这个地方大战,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,最终晋军大败齐军。晋军凯旋时,上军副帅士燮最后进入国都,他的父亲说:“你不知道我盼望你吗?为什么不能早点回来?”
29、吕岱的部属对徐厚不满,认为徐厚太狂妄,并将此告诉了吕岱。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厚。徐厚死后,吕岱失声痛哭,边哭边诉:“徐厚啊!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!”
30、听了练习本这番话,文具们顿时安静下来。它们有的推,有的挤,快速地排成一队,等待练习本报到自己的名字。
31、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,便四下环顾,寻找老师。忽然,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,他就让开别人一只只伸过来的手,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“老师”,向他致意问安。在座的人见状很惊讶,齐白石深受感动。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《雪中送炭图》并题诗道:
32、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,最后严肃地说:“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‘秘诀’的话,那就是勤学苦练。要记住,不下苦功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”
33、也许谦让这个词,早在n多年以前,我们的父母教我们要学会谦让,但现在回想起来,谦让这个词好像我从来没听过。
34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、教育家,学识渊博,但从不自满。他周游列国时,在去晋国的路上,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,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。
35、我认为,对我们小学生来说,让座只是我们应尽的一种义务,应把这件事融入骨子里,当做身体中的一部分。
36、“才不放手!”两只猫互不退让,紧抓着食物不放。
37、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,这个故事告诉人们,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。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。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,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。
38、但拜师以后,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。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,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,让颜真卿临摹。有时候,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,去游水,去赶集、看戏,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,或看他挥毫疾书。
39、历史中的孔融能诗善文,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关于孔融有很多历史事迹呢,小朋友可以自己多多的读书来了解哦!
40、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,挥笔写了一封信,并附诗一首: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有何妨?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家人接信后,让出三尺宅基地。邻居见了,也主动相让。结果成了六尺巷,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。
41、爱因斯坦说:“如果有谁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的裁判官,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来。即使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,也决不能自满,千万不要生活在过去的荣耀之中。”
42、我想,这位妈妈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,就是因为这组漫画所揭示的“孔融让梨”这个传统美德故事背后所谓的(虚伪)吧!
43、文帝如此关怀,使陈平非常感动。他觉得不能再隐瞒下去了,对文帝讲了心里话:“皇上太仁慈了,可我对不起皇上的一片爱臣之心,我犯了欺君之罪呀!”原来陈平并没有病,是装病。他为什么要装病呢?他不想当丞相,要把相位让给周勃。汉文帝问:“为什么?”
44、虚假的谦让一出现,真正的谦让就及时消亡。---马克·吐温
45、虽说这是广告,但是,在现实生活中,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多。又一次,我在车上看见了一位老奶奶,我就问了问妈妈我们要不要去让座,可是妈妈说:“你还是小孩子,也要坐着啊,而且,我们两个人坐一个椅子就已经够满的了,还拎了很多东西,会有人替我们让的……”我听了后,虽然还有一些不满,但是妈妈的话不得不遵守。小时候,我总是什么事都相信妈妈。
46、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,也是卫国人。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,称他为"孔文子",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。他想来想去,觉得不能理解,就去向孔子请教。
搜索更多
47句互相谦让的故事精选相关文章
相关热门文章
郑重声明:本网站资源、信息来源于网络,完全免费共享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,发送邮件,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。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