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  1. 最火网名 > 说说大全 > 正文

43句朱子治家格言节选一精选

朱子治家格言节选一

1、宋朝的叶绍翁写了一本《四朝闻见录》,内容记载了宋高宗,宋孝宗,宋光宗,宋宁宗四个朝代的事迹。这本书里面有记载1196年监察使沈继祖列举了大量事实,揭露朱熹言行不朱熹的行为并不是他本人倡导的:革尽人欲,复尽天理。他曾带着两个尼姑外游,陪伴着他,到最后两个尼姑还俗做了朱熹的小妾;还记载朱熹的大儿媳在丈夫死后却怀孕了;记载了朱熹为了使自己母亲死后能有一个好的风水宝地,把别人家的祖坟给刨了等等。

2、遇贫穷而作骄态者,贱莫甚。(遇到贫苦之人而去欺辱,高傲自大,这样的人可以说最卑同

3、轻易听信他人的议论,未经查证,怎么知道不是对方藉机诬陷,挑拨离间呢?应当忍耐,再三思量、查证,以明辨是非、善恶;因事与人相争,怎么知道不是自已的错?必须平心静气地想清楚,不要意气用事。帮助别人的好事,不要记在心上;接受别人的恩惠不能忘怀,要常存报答之心。凡事不要做过头了,应适可而止,要记取(满招损谦受益)的古训,得意之时,要懂得谦让,不可以沾沾自喜,执著、舍不得放下。

4、博,性殊俭吝,冬至后女婿谒之,乃设一铜瓯酒,数脔獐肉;婿恨其单率,一举

5、明末清初,朱柏庐其父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,随后其为侍奉老母,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局势稍定后,朱柏庐返回故里潜心教学,为提倡知行并进,躬行实践,其注《朱子家训》一书。

6、器具质而洁,瓦罐胜金玉;饮食约而精,菜蔬胜珍馐。

7、朱熹在交友上,无论是志同道合的同仁,还是水火不相容的论敌,“举凡士子儒生、骚人墨客、羽士释子、田夫野老”,只要是有德者,都能视为知己。他的学生回忆说,朱熹“待野叟樵夫,如接宾客,略无分毫哇町。”(朱子治家格言节选一)。

8、凡事当留余地,得意不宜再往。朱子治家格言篇5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;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

9、婢美妾娇,非闺房之福。(姬妾娇艳,也只能带来灾祸,不会是家门福气。)

10、居身务期质朴,教子要有义方。(身处优越的家庭环境要注意俭朴,教育孩子要有好的道义和方法。)

11、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

12、译文: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,宴请客人时也不要铺张浪费,接连不断。

13、  年初,大年初师长老人家就来到马来西亚,这是我们马来西亚的同胞感应这殊胜的因缘。而且很重要的是我们马来西亚的首相,我们纳吉首相他在一月初的时候亲自到了香港,请教师长这些治国的智慧。一个国家的元首这么亲近仁者,让人非常感动,一国之尊都能够这样尊师重道很不简单。而且自己就请教师长,怎么把马来西亚治理好。师长讲到,只要把「教育」办好了,国家就能够治理好。而纳吉首相还邀请师长到马来西亚来讲学一个月,首相能理解师长的教诲以及传统文化的价值,可谓师长的知音,所以老人家欢喜答应就来到马来西亚。而且与我们首相贤伉俪见面,谈的这些治国的智慧,这些伦理道德的教育,我们首相的夫人听了之后非常欢喜,就说到你不能只对我们讲,你应该对全国的人民讲,这个很可贵。我们首相夫人这个祈请,利益的可能是千千万万户家庭。大家礼拜天有没有收看,「你怎么说」节目,还有前几天「八度空间」的节目,两次专访师长老人家。这个是马来西亚人民的福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福?因为首相珍惜中华传统文化。所以一个国家元首珍惜老祖宗的智慧,全国人民都受益。我们就想到清朝,为什么有一百五十年的盛世?其实并不是很复杂。当时候康熙、雍正、乾隆这些皇上,他带头学习儒释道的教诲,带着自己的家人,这些嫔妃,还有他的孩子们,还有文武百官,一起听儒释道专家的课程,自己坐在最前面,「以身作则」。所以虽然清朝是女真族,它以异族统治整个大中国,但却创了一百五十年的盛世,而且还超过「贞观之治」,超过汉朝的「文景之治」。这是不简单的成就。所以,以领导者以身作则来带头,这个国家必然兴盛。

14、第一层意思是『黎明即起』,这个从事上讲叫你早起,早起究竟有什麽好处?好处太多。从生理上讲,早起有利于健康。清朝的大官李鸿章在他的家书裡面讲,「清晨之气最佳,终夜紧闭卧室之内,浊气充塞。一吸清气,精神为之一爽,百病皆除」。我们晚上睡觉都要关起门窗,因为这样可以保养我们的阳气,如果门窗开着,甚至吹着风,那我们的阳气都吹散了,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觉得很累,因为阳气藏不住,第二天早上就发不出来,所以晚上一定要紧闭门窗睡觉。清晨我们起来,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天的时间如同一年四季一样,有春夏秋冬。所谓「春天」,早上三点到九点,这是一天的春天,春天要起来,万物都在春天生发,我们人一定要在一天初春的时间起床。如果是超过九点钟起床,这个人一天的气色都不好,过了这个季节了。「夏天」是九点至下午三点,这段时间人的精力就旺盛,用来工作最好。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,这段时间是「秋天」,秋天慢慢要收,下班了就要开始关锁门户休息。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三点,这个时间是一日的「冬天」,这个时候一定要睡觉。这样作息是最符合天道,最养人的阳气。人生命在于他的阳气,阳气尽了,他的生命就结束了。现在特别是在我们香港,很多人的作息都乱了,本来「春天」的时间就要起床,所谓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结果他春天的时间不起床;睡到九点、十点以后,「夏天」就没有精神;没有精神了,到了「秋天」的时候他又不收,一直工作到很晚;晚上「冬天」应该睡觉他又不睡觉,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三点,全乱了,这样未老先衰。一个人的作息时间如果规律科学,他到七十岁,你看他的面色都是非常健康,有生气,容光焕发。

15、祖宗虽远,祭祀不可不诚,子孙虽愚,经书不可不读。

16、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

17、因事相争,安知非我之不是,须平心遭暗想。(为一时之事相争,怎么知道不是自己的过错呢?必须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。)

18、听妇言,乖骨肉,岂是丈夫;重资财,薄父母,不成人子。

19、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

20、饮食约而精,园蔬胜珍馐。(饮食少而精细,就是蔬菜也能比上等的饭菜还好。)勿营华屋,勿谋良田。(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子,也不要总谋划得到好的土地。)

21、子孙虽愚,经书不可不读。(家上孩子们有的虽然笨,但四书、五经不能不读,而且越是这样越需要读书。)

22、与肩挑贸易,毋占便宜;见贫苦亲邻,须加温恤。

23、见到有钱、有势的人家,就表现出巴结奉承的样子,是可耻的行为;遇到贫穷的人,就摆出轻视骄傲的样子,这种行为最是低贱。在乡(族)里要避免与人争斗甚至打官司,打官司到最后都没有好结果;(既劳民伤财,又失和气。)待人处事应避免多话,因为言多必失(所谓:言者无心,听者有意,要避免因多话而伤人)。不要倚仗势力欺凌孤儿寡妇;不要贪图口腹之欲(贪吃),而任意杀害动物。性情古怪、孤僻又不合群,还自以为是的人,错误和后悔的事必定很多;颓废消沉自甘堕落的人,难以成就事业。

24、读书志在圣贤,为官心存君国。守分安命,顺时听天。为人若此,庶乎近焉。朱子治家格言篇6前几天,我得到《中华美德书》一本,欣喜之余,美美品读,《朱子治家格言》就是其中的一篇。他为我们提供了人生处世的宝贵精神。

25、(译文):家僮、奴仆,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,妻、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。

26、听信妇人挑拨,而伤了骨肉之情,怎么配做一个大丈夫?看重钱财,而不孝敬父母,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。

27、与肩挑贸易,毋占便宜;见穷苦亲邻,须加温恤。

28、(原文):人有喜庆,不可生妒忌心;人有祸患,不可生欣幸心。

29、朱柏庐,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、理学家,主张知行并进。其《朱子治家格言》以“修身”、“齐家”为宗旨,内容涉家业、道业、治国利天下等社会、人生的诸多方面,可以说是集儒家做人做事方法之大成。《治家格言》可以口头传训,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和居室,被历代士大夫尊为“治家之经”。三百年来,直至今天,依然拥有启迪人心的力量。

30、全旺镇楼山后村是“东方灰姑娘”明孝贞皇后王钟英的出生地,明孝贞皇后善良贤惠的优良品德教育并激励着后人做善人、行善事。全旺,因有了明孝贞皇后的传说而蕴含了更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。

31、(原文):读书志在圣贤,非徒科第;为官心存君国,岂计身家?

32、(译文):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,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。

33、(原文):善欲人见,不是真善;恶恐人知,便是大恶。

34、我的师长说:“灾难的根源是人心出了问题,人心要靠教化。东方忽略了圣贤教育,西方忽略了宗教教育,这是动乱的根源所在。”所以不从人心解决问题,不可能改善,“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”

35、看到富贵的人,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,是最可耻的,遇着贫穷的人,便做出骄傲的态度,是卑贱不过的。

36、我们做人要守住本分,安于命运,顺应时势,听从天意。如果能够这样做人,就和圣贤人的境界接近了。

37、当国君所珍贵的是“仁”,爱护人民。当人臣所珍贵的是“忠”,忠君爱国。当父亲所珍贵的是“慈”,疼爱子女。当儿子所珍贵的是“孝”,孝顺父母。当兄长所珍贵的是“友”,爱护弟弟。当弟弟所珍贵的是“恭”,尊敬兄长。

38、(译文):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,不要喝过量的酒。

39、人有祸患,不可生喜幸心。(别人遭受祸患灾难,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。)

40、见色而起淫心,报在妻女;匿怨而用暗箭,祸延子孙。

41、居家戒争讼,讼则终凶。(家族之间互相争斗打官司,最后是两败俱伤。)

42、施惠勿念,受恩莫忘。凡事当留余地,得意不宜再往。人有喜庆,不可生妒忌心。人有祸患,不可生喜幸心。善欲人见,不是真善。恶恐人知,便是大恶。见色而起淫心,报在妻女。匿怨而用暗箭,祸延子孙。

展开全文

搜索更多

43句朱子治家格言节选一精选相关文章

相关热门文章

郑重声明:本网站资源、信息来源于网络,完全免费共享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,发送邮件,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。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