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  1. 最火网名 > 说说大全 > 正文

90句老子金言10句精选

老子金言10句

1、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强梁者不得其死,吾将以为教父。

2、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;长之育之;成之熟之;养之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。是谓玄德。(老子金言10句)。

3、生活容不容易,关键看你怎么活。处境在于心境,心境改变了,处境也会改变。你向生活要得越多,你就会变得越紧张、越复杂,生活也就越不容易。反之,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,就越容易满足,越容易快乐。江山明月,本无常主,得闲便是主人;大道至简,活在当下,知足便能常乐。

4、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——《道德经.第四十四章》

5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以为文,不足。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思寡慾,绝学无忧。

6、我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

7、  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
8、人生在世,贵在活得真实且充盈。至亲健全,知己两还有盗不走的爱人,那便很好。

9、3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 恒也。

10、夫惟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。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

11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,强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。

12、译文为: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,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。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,不贪得无厌,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。知足才能常乐。

13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

14、  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
15、也因此老子 说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圣人 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天地并无所谓“仁爱”,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,莫不相关,任 其自然。

16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不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17、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。其事好还;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;大军过后,必有凶年。

18、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
19、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——《道德经.第二十三章》

20、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

21、和大怨,必有馀怨;报怨以德,安可以为善?——老子名句

22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二章

23、书如海,平静中积淀,澎湃中升华,品读中成长。

24、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

25、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八章

26、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(真懂的人不乱说,乱说的人不是真懂)

27、圣人之道为而不争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老子曰: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。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。正如老子所言: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”商场之高手,也为而不争。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,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,利人而无害于人,善得人之助,故能不争而胜。

28、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老子曰:话说多了,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,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办法。也因此老子说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天地并无所谓“仁爱”,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,莫不相关,任其自然。圣人也无所谓“仁爱”,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,莫不相关,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。认为“希言自然”,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。重要的是“从事于道者,同于道”,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,“允执其中”,顺从于道,才能成大事。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,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。

29、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。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

30、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於无为。

31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
32、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

33、0知其雄,守其雌;知其白,守其黑;知其荣,守其辱。

34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
35、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

36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
37、不尚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。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

38、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
39、 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
40、 不自见故明,不自是故彰,不自伐有功,不自矜故长。——《道德经·二十二章》

41、解悟:“道”,永远都是自然无为,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,但每一件事情,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,其实都是它所为。比如生老病死、春夏秋冬,看起来自然而然,其实都在“道”的作用之下,没有人可以超越。

42、(译文)相反相成,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,是道的运动,道的作用是微妙、柔弱的。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,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。

43、“大道至简”是做人的智慧,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,那是需要智慧的。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,要有智慧、能力,也要有决心。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,因此,功和利,不可趋之若鹜;名和财,不可为之所累。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。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,踏踏实实的做事,用智慧化难为简。

44、善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是谓不争之德,是谓用人之力,是谓配天古之极。

45、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——《道德经.第九章》

46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
47、人生就是:一吃了之、一睡了之、一骂了之、一笑了之、一走了之、一死了之、一埋了之。

48、企者不立;跨者不行;自见者不明;自是者不彰;自伐者无功;自矜者不长。

49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恒也。

50、译文为: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,那是因为丑的存在;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,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。

51、世界上有两种事不能等:一是行孝;二是行善。人有两种东西不要直视:一是太阳;二是人心。前者伤眼,后者伤心。

52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,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
53、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二十二章》

54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
55、努力不懈的人,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。

56、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己愈有,既以与人己愈多。

57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
58、学者有自立之志,当拔出流俗,不可泛泛与世浮沉。

59、反者道之动;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
60、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馀;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故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

61、水至柔而至刚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水为百谷之王,善处其下也。上善若水。

62、上士闻道勤而行之。中士闻道若存若亡。下士闻道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。明道若昧。进道若退。夷道若??。上德若谷。大白若辱。广德若不足。建德若偷。质真若渝。大方无隅。大器晚成。大音希声。大象无形。道隐无名。夫唯道善贷且成。

63、善为士者不武,善战者不怒,善胜敌者不与,善用人者为天下,是谓不争之德,是谓用人之力。

64、语出《老子·第六十九章》。轻视敌人是最大的祸患,轻视敌人就会丧失我的“三宝”原则。因此两军对战,实力相当,其中悲痛的一方能够取得胜利。

65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

66、第三句:人生不必斤斤计较,让自己怒火攻心。语云“生年不过百,常怀千岁忧。百事从心起,一笑解千愁”。如果想到我们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,只不过是到世间走一遭,还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计较呢!

67、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

68、夫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
69、  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

70、教育!科学!学会读书,便是点燃火炬;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。

71、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

72、古之所谓曲则全者,岂虚言哉!诚全而归之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二章

73、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

74、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

75、(译文)野鸭的腿虽短,如果给它接上一段,它就会痛苦;仙鹤的腿虽然长,如果给他截去一段,它就会悲伤。说明强以为之,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。成语鹤长凫短、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。

76、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偏将军居左,上将军居右,言以丧礼处之。杀人之众,以悲哀泣之,战胜以丧礼处之。

77、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明,不为而成。

78、第八句:人生一场,别人追屋逐堡,我只要风花雪月,花棚石凳,小坐微醺,歌一曲,茗一杯,自得其乐。住宅舒适方便就行了,何必非要楼上楼下。一首歌,一杯茶,养养花,养养鱼,享受自然之美不是很好吗?

79、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
80、机心是术。若无“道心”统御,术越高,行越偏。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,只怕想保自身,也是难能。世上多少人沉迷于此,祸及自身,殃及他人。

81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(人以地为法则,地以天为法则,天以道为法则,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)

82、语出《老子·第四十五章》。刚正的人看起来就像是会拐弯的,灵巧的人们看起来却显得有些笨拙,语言犀利的人看似是木讷。

83、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;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;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;有创新,适时 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 境的本性。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,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,很顺当,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 满。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。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。

84、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

85、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

86、宠辱若惊,…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托天下。

87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
88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
89、第七句: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去适应不同的情况,心情轻松舒畅,不要心郁气结,跟自己过不去。人到老年,什么事都看透了,无论如何自己不要跟自己过不去,一定要善待自己莫烦恼。

展开全文

搜索更多

90句老子金言10句精选相关文章

相关热门文章

郑重声明:本网站资源、信息来源于网络,完全免费共享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,发送邮件,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。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