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  1. 最火网名 > 说说大全 > 正文

46句孔子读书名言精选

孔子读书名言

1、孔子语录: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——《论语》

2、孔子语录: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已知,求为可知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
3、译文: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,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。

4、  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5、  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斯为美。小大由之,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6、孔子语录: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7、(即使是小小的技艺,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。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,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。)

8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——孔子

9、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

10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。——春秋孔子《论语•述而》

11、(12)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

12、士不可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己,不亦远乎?

13、孔子语录: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——《论语》

14、孔子语录: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——《论语》

15、(29)无欲速;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;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

16、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”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:“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!日夜不停地流去。”)

17、君于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

18、子曰: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 ——《雍也》

19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——《汉乐府。长歌行》

20、(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,那么就是不发命令,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;如果他的行为不正,即使发布命令,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。)

21、《诗》云:“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”——摘孔子《大学》(《诗经》说:“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,这位姑娘出嫁了,能与婆家和睦相处。”)

22、翻译:在温习旧知识时,能有新体会、新发现。(凭借这两点)就可以当老师了。

23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——春秋孔子《论语•述而》

24、孔子说:“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,不是很愉快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?人家不了解我,我也不怨恨、恼怒,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?”

25、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!

26、(君子知道追求道义,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。)

27、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谓之有司。

28、子曰:“其言之不祚,则为之也难。”——《宪问》

29、  芝兰生于幽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穷困而改节。——孔丘

30、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

31、(23)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

32、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33、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已知,求为可知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,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。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,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。)

34、解读:人要学会温和、善良、恭谨、简朴、谦让。

35、孔子语录: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——《论语》

36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
37、子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徳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——《述而》

38、政者正也,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

39、恭而无礼则劳,慎而无礼则葸,勇而无礼则乱,直而无礼则绞。

40、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

41、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”(《述而》)

42、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。-----巴甫洛夫

43、孔子语录: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乎。——《中庸》

44、(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,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。)

45、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——春秋孔子《论语》

展开全文

搜索更多

46句孔子读书名言精选相关文章

相关热门文章

郑重声明:本网站资源、信息来源于网络,完全免费共享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,发送邮件,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。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等。